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0244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联系电话:

15104317771

首页 > 政策法规 > 各路大咖齐聚郑州,河南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开幕

各路大咖齐聚郑州,河南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开幕

2024-10-23 15:15    来源:大河财立方  点击量:106  评论(0人参与)
 

本次会议“多元供给”环节,多名技术型企业代表、地方代表和专家学者,从技术、人才、治理经验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丰富的供给方案。

多元化技术供给,满足环保产业不同需求

“现阶段国家在环保减碳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温室气体方面,环保减碳的事业任重道远。”卧龙(上海)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节能)总经理廖成超表示。

据廖成超介绍,电动机作为电能向机械能转换的主要装置。它在工商业领域承担了全社会用电量的50%,其耗电量增长了70%左右,因此电动机和拖动设备的节能改造对环保减碳有着重要作用。

廖成超表示,卧龙节能致力于提供从咨询、诊断、设计,到方案交付运维的闭环节能服务。根据中国市场和中小电机协会的数据,电动机存量市场约为29亿千瓦,其中40%为低能效老旧电力机械,面临淘汰。然而,企业技改意愿不足,老旧电器效率提升有限。作为专业节能服务商,他们致力于解决这一痛点,打造了一系列先进的节能改造方案。

河南缔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缔澄环保)是河南钢铁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是钢铁企业全流程的超低排放治理。

缔澄环保总经理李松表示,对于焦化企业而言,环保需求日益严格。在焦化生产过程中,装煤期间、结焦初期和末期煤气量会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碳化石压力增大,进而产生无组织排放和装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缔澄环保研发了单碳化式调节系统。

单碳化式调节系统可以实现碳化式压力的独立调节,进行分段精准控制,从而消除装煤过程中的可见烟尘,抑制无组织排放的烟气。如在单桥系统改造过程中,缔澄环保考虑了炉顶的水封阀、水封盖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对高低压氨水进行了系统自动化改造,使整个焦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得到了显著提升。另外,缔澄环保可以在焦化工具上快速实现机器管的功能,提高煤气回收压力,实现无负压收成。

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白红星则就高温低尘SCR(尘硝一箱化)技术在5000t/d水泥生产线上的应用进行了分享;城发城市服务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小宇就“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解决方案进行了介绍;复禹水务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之易就工业循环水降硬减排及电化学技术的成功实践进行了分享。

人才、科技双重助力,构筑环保产业发展新动能

技术升级背后少不了人才的支撑。

活动现场,河南省人才集团子公司河南汇融国际猎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融国际)总经理王慧就引才、用才经验方面进行了分享。

河南省人才集团是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服务人才强省战略的市场化抓手,注册资本金5亿元,2022年6月揭牌成立,属全国第三家、中西部地区首家省级人才集团。

据王慧介绍,他们聚焦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目标,初步探索出一套“全生态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全数字化驱动”的市场化人才服务模式,构建了“人才+服务+资本+科技+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重点开展高端人才引进、高端智库建设、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综合服务、人才数据开发等核心业务。

“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北京、上海等全国30余个省市,省内实现18地市服务全覆盖,服务客户超过5000家,人数超过43万。同时,在国际人力资源领域与超16家机构建立了联系。”王慧说。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核心引擎,各地政府高度重视,除了人才积极引进外,还投入了大量资金,那么如何发挥技术、资金、人才优势,更好地培育环保节能装备产业链?

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睿在现场分享了“中国环境谷”的培育经验和成长之路。

谈及“中国环境谷”建设路径,孙睿分别从科技引领、外引内连、场景对接、标准先行等四个方面做了简要的解析。

在科技引领方面,当地多次举办巢湖综合治理专家咨询活动,集合谷内优质企业资源以及科研成果,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各类应用方案。在外引内联方面,一方面以环境谷作为平台与窗口,邀请行业专家、外地企业参加应用场景对接会;另一方面组织环境谷企业走进界首、铜陵、淮南、六安等,针对地方部门和企业的“绿色需求”,提供“量身定制”方案,助力科技成果与企业问题精准对接。

在场景对接方面,举办企业家微沙龙系列活动,为企业家畅所欲言提供平台,促进环境产业上下游场景对接,推动增强“中国环境谷”凝聚力。在标准先行方面,目前“中国环境谷”已经制定了25项团体标准,其中两项已成功升级并进入地方标准制定阶段。

此外,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刘福强就《科技创新赋能环保产业的实践》进行了分享。

“在淮河治理工程实施中,他们采用了产学研联合的创新模式,南京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致力于淮河问题的解决。”刘福强表示,淮河流域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15年的努力,他们从控源减排、减负修复到综合调控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并总结出一套模式,即“333”模式,三级控制、三级标准和三级循环,注重深度治理,实现水养鱼的生态化治理目标。此外,为了实现对新污染物控制,他们还积极研发了新仪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长春市诚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3253号-1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3253号-6